【我为师生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废旧教学仪器焕发新生

发布者:陶小娜发布时间:2021-04-27浏览次数:930


当前,地控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也越来越成为师生党员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近期,学院两台已沉睡多年的废旧教学仪器设备被学院青年博士利用业余时间成功唤醒,并将其重新服务于学院专业课教学,成为学院开展“我为群众办事”实践活动的又一美谈。

“实验室早年购置了一台Minispin磁力仪,具有测量剩磁的功能。但由于年久失修,该仪器长期处于睡眠状态。我们在《岩石物理学基础》授课过程中,觉得有必要使学生掌握测量剩磁的方法,就想着把这台废旧仪器修理后用在教学中”义务维修教学仪器的葛坤朋博士回忆维修仪器的初衷时如是说。在这一想法的鼓动下,葛坤朋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着手“复活”这一沉睡的仪器。起初看到仪器时,由于年代久远,设备已经濒临散架,他细心安装连接后,仪器终于基本还原为设备最初的模样。如何让设备动起来,这是唤醒仪器的重中之重。于是,他开始千方百计地寻找软件和硬件驱动。在查找相关的英文说明书和对应的网站之后,他发现该设备的官网已不复存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又联系了该设备在国内的代理商,最终在陈旧的文件堆里找到了相关软件驱动。接下来,经过不断的卸载重装串口驱动,终于听到了Minispin磁力仪旋转运行的声音。但由于数据接口老化,硬件无法长期保持连接状态,葛坤朋又请来了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的石福升教授和杨志超博士,三人经过多次测试,最终利用新的数据串口实现了仪器与电脑软驱的完美结合,Minispin磁力仪被成功唤醒。“当听到仪器运转声音的时候,我们别提有多开心了,一台数万块钱的设备,就这样从沉睡中复活,又可以为学院教学科研服务了!”葛坤朋高兴地说。

 


无独有偶,《核技术勘查》的授课老师罗齐彬博士在整理实验室仪器设备时瞥见了闲置在实验室角落的BH1324MAC型低本底γ能谱仪。该能谱仪为生产型号较早的碘化钠闪烁体γ能谱仪,过往一直承担γ能谱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实验教学任务。由于故障之后仪器维修成本较高、配件型号老旧等客观原因,仪器一直闲置至今。“受葛博士他们的启发,本着‘变废为宝’的精神,我就尝试对该仪器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希望能够让仪器‘活’过来”罗齐彬这样说道。经过仔细检查,他发现了仪器的故障所在。经过多次维修、调试,该能谱仪终于能够顺利开机并正常工作,初步测试结果表明仪器性能已达标。

 


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发挥好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地控学院青年教工党员立足本质岗位,义务维修教学仪器设备,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发挥了表率,是落实“学史力行”要求的生动体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地控学院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的重要抓手,要求全院党员要着眼于师生需求,着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近期,学院党委还通过微信公众号、项目征求表等方式,多渠道征集问题,并要求全院党员同志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心身边人、关注身边事,以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文/陈晓   /葛坤朋 罗齐彬)

 

 

编辑:胡泽芹   审核:崔燕娟